近日,上海率先试点饮料营养分级,推出饮料“营养选择”分级标识,以饮料中的糖、脂肪等成分含量为划分标准,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,根据推荐程度逐渐递减。其中,A级最佳,B级次之,C级再次,D级垫底。 图源:上海发布 “营养选择”分级标识 内卷的风终究是吹到了饮料界,除瓶装饮料之外,这套标准也适用于现制茶饮,只不过,目前只有4家企业参加了上海的饮料分级。那么这个标准,到底是怎么区分的呢?今天绿瘦给大家详细科普。以后按照这个标准,就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料啦! 一、首个饮料“营养选择”分级标识 据上海疾控 介绍,“营养选择”饮料分级方法主要是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、饱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非糖甜味剂这四种成分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。 图源:上海发布 在上海试点的标准中,饮料营养分级是通过取其“短板”来进行评级的,即该饮料超标最多的一项。 举个例子: 某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.6g/100ml,因此等级为C级;饱和脂肪含量为1.2g/100ml,等级为B级;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/100ml,等级为A级;不添加非糖甜味剂,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;最终,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。 图源:上海发布 二、‘’饮料分级‘’更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这个“营养分级”,有人欢喜有人忧。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,可以让大家在选择饮料时更加明确它们的营养价值;而有些人则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,对实际健康状况并没有太大帮助。 面对“营养分级”,首先我们要明白,“营养分级”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饮料的营养价值,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健康的抉择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它的出现是有积极意义的。 但是,“营养分级”并不是万能的,不能完全依赖它,更不把它当作健康的“护身符”或者“挡箭牌”。 所以,上海饮料开始实施的营养分级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,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举措,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。 最后,绿瘦还是要提醒大家,饮食健康的基本原则还是合理搭配,适量饮食。在注意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的前提下,还是可以享受奶茶、饮料等美味的! 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|